首页 信托产品文章正文

市场赚钱效应,市场赚钱效应偏弱是什么意思

信托产品 2023年02月06日 04:32 73 admin
理财顾问联系方式

多孩家庭可多买房能促进房产消费吗?

市场赚钱效应,市场赚钱效应偏弱是什么意思

多孩家庭是有多买房的需求,但是并不是都具备多买的能力。就目前购房政策来讲,允许和不允许购买多套住房,主要是首付比例和贷款比例的区别。只是这些政策松绑,并不能换来普遍的购房行动。

目前生二孩和多孩的主力还主要是80后人群,也是目前社会上压力生活压力最大的人群。

有这个想法的人让人费解,国家是希望通过生育多孩解决新生人口不足的问题,还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疲软问题?

任何事情都具备两面性,多生孩子就平添了很多生活成本,如果再多去供套房,优生优育还从何谈起?

如果给多孩家庭过多的政策倾斜或帮扶,对于普通家庭是不是就失去了基本的公正性?当然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希望政策的制定者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普通的多孩家庭考虑。

很多政策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双减,购房新政,生育假等,但是这还不够,毕竟养孩子是大事,是百姓的人生大事。

普罗大众的平凡生活是什么样子?

30出头,已婚有娃,娃不大,父母帮忙带。工作快十年了,换了好几个公司,现在的公司不辞退或者不解散就打算先干下去,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年轻时也折腾过,也想着创业,因为各种原因平凡至此。

收入一万左右,身边的朋友都跟自己差不多,爱好就是平时没事玩两把游戏,刷几个短视频,周末找个郑州近郊的山林,烧烤、遛娃。羡慕别人的生活,也被别人羡慕着,就像有些同龄人这个年纪还没对象,其实已婚的更想自由。

市场赚钱效应,市场赚钱效应偏弱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这样的生活有啥意思呢?

别那么悲观,大部分人都是背景平平,生活平淡如水或者一团乱麻。做个快乐的人会好过很多,悲观致郁会走下坡路,生活可能还不如现在。

真的勇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

中国月薪1万以上的人只占1%,能够有经济能力生三孩的群体就更少了,能够生三孩还买多套房的更是凤毛麟角,能在一二线城市生三孩买三房的恐怕屈指可数,指望这部分微弱的需求去拯救楼市促消费简直比登天还难。与其发房票,不如发房补,或者把房价压下去来得实惠。

求各位地产“专家”不要再鼓吹什么“二孩可再买一套”、“首付降低贷款拉长”……正视一下年轻人的生存连结婚意愿都不敢有,何来二孩?养得起二孩,哪里有钱再买二套?贷款再拉长超过30年,有没有想过年轻人在职场30岁就被歧视(未婚未育要歧视、孕妇就职还要面临辞退……)何来维持长达几十年的还贷!疫情期间收入更是难以保障!6070后吃过时代风口的红利,财富增长真的比8090后容易太多了!研究措施也请正视根本问题!

【靠什么跑赢通胀呢?】

跑赢通胀从来不是靠投资收益,而是靠本金收入,当你的收入比绝大部分人多时,你可以无视通货膨胀。

投资收益与GDP增长率正相关,同时也代表的是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当你的收益率越高,通货膨胀率也就越高。

我们,靠什么跑赢通货膨胀呢?

1)提高自身的收入,跑赢大部分人;

2)尽快买房,随便贬值(通胀) ,越通胀,越开心。

今天砖头嫂跟小砖头的同学妈妈聊天,听她说要辞职了。

同学妈妈是幼儿园老师,每天在幼儿园带二十多个孩子,可是自家的二宝却丢给奶奶带,奶奶带回自己家带,每个周末才送回来,以前小还好,现在大了,跟妈妈不太亲了,周末也不愿意回来,什么事都要找奶奶了。

同学妈妈就有点失落,害怕最后孩子跟自己不亲了,所以想辞职,在家带到二宝上幼儿园。

同学妈妈好歹还有的选择,可以灵活自由切换是全职妈妈还是上班,现在还有很多人是考虑孩子没人带,压根不敢生。

最近全国各地出台地产政策,基本上都是利好政策。这里面逻辑其实也很简单,今年有2个两难:

第一个两难:疫情与经济的两难,不方便展开;

第二个两难:政策与人民币的两难,如果大力政策,就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会影响资本外流;如果不大力政策,又很难有明显效果;

所以,今年只能从财政调控下手,比如减税,基建,地产,效果在下半年会慢慢显现。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两难局面,所以如何平衡需要智慧和能力

现在有三孩的,可再多买一套房,这措施是面向特定人群的吧。

普通人买房是因为稳定的生活预期,现在养娃和房供的压力已然不小,权衡之下更多的家庭会将收入倾向于教育投入。

而且房产作为投资来说,也已经不是一个多好的选择。如此来看,这个措施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这种想法是极不现实的!绝大多数多孩家庭的生活压力要比独生子女压力大很多,

他们花在买第一套房和养娃上的钱已经透支了他们的购买力,这已经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了,他们哪有余钱买房啊?

我就不明白了,楼市原本可以无为而治,为什么非要点火刺激呢?

你一出政策,房地产商就会死扛房价甚至上涨房价,最终受损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不明白呢?

政策似曾相识,可环境却大不相同了。

4月的贷款雪崩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反正大家都不愿意贷款了。目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有3.46%、为史上最低,并且现在的贷款审批也极度宽松…无论是经营贷、消费贷还是按揭房贷。

目前已有近百个城市放松了楼市调控,几乎“只要有首付款、只要想买房就能买到房,基本没有任何限制”。

截止目前,沪指跌幅超15%、深指跌幅超25%、创业板跌幅更是超过了30%。

而楼市呢,同样异常清淡…无论是项目投资量和新开工面积,还是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大幅下滑,一些城市的房价至今仍没超过2017年的高点。

现在的救市意愿和力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和2016年,可为什么不像之前那样一呼百应了呢?

其实任何救市、稳市的底层逻辑无非两条:一是让人们花钱、把既有的积蓄花掉,企业花掉去投资、个人花掉去消费;如果没有钱呢?这就是第二条了,让大家们借钱去花掉。可为什么大家就是不愿花钱呢?

企业和居民敢花钱是有条件的,投资的话就是得能赚钱、消费的话就是手里有钱或预期未来会有钱。

总之就一句话,要有赚钱效应。

赚钱效应最直接粗暴、人人都能感受到,绝对的吸引眼球,远胜过各种“虚无缥缈”的政策…毕竟政策并非人人能看得懂、还需要细致的解读。

现在缺的是什么呢?是信心。

有人会反驳道,经济本来就在下行、让实体企业不敢扩大投资,再加上疫情冲击、让很多接触性行业损失惨重,而这又会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大家没钱赚,又哪来的勇气去消费、更别说借钱去消费了。

经济下行,舆论再宣传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人的心理、就会形成一种向下的正反馈循环……因为经济不行,所以不敢投资和消费,不敢投资和消费又会进一步的加速经济下行,如此往复循环下经济只会越来越差。

在信贷大招频出、宽松力度不断加大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负债加杠杆了呢?因为之前加杠杆的都爆仓了啊…

去年下半年以来房企陆续暴雷、今年以来高杠杆买股的又在暴雷、还有很多人因为前两年高杠杆买房暴雷……再加上疫情冲击,实在没有人愿意再加杠杆了。

政策底到来已确定无疑,关键是市场底何时到来…可赚钱效应的破局点何时能出现呢?

商品市场一波行情正在进行时,不容错过。

标签: 市场赚钱效应

发表评论

鑫投网 如有事宜请发送到:1004834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