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板块,世界板块运动方向
△俄乌战争使俄罗斯在国际上遭受空前孤立
走出去智库观察
目前,俄乌战争虽然已历经4个多月仍无分晓,但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分析认为可能引发核战或第三次世界大战。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二战后东西方对抗冷战的延续,不仅是欧洲政治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美中日印等多方均牵涉其中,亦是美、欧和亚太各国战略博弈的关键,从而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俄乌战争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有哪些影响?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等的分析文章,供关注全球地缘政治的读者参考。
要 点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1、俄乌冲突表面上看发生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质上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地缘政治对抗,是俄罗斯与西方世界过去30年矛盾的总爆发,是历史文化、乌克兰内部矛盾、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西方国家虽然在俄乌问题上采取了一致的立场,用史无前例的力度去制裁俄罗斯,但是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非西方国家清醒地保持中立、观望的立场。
3、俄乌战争撬动了亚太地缘政治,确实给这个地区国际关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略有缓和,中日关系从对话转成无话,俄日关系从对话转成对抗,朝韩关系趋向紧张,中印关系从对峙转向缓和,亚太地区军备竞赛出现新动向。
正 文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文/胡伟星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发展基金会政治与公共政策特聘教授
段聿舟
澳门大学政治学博士、博士后
俄乌冲突的战场在乌克兰,战线延伸到全世界。俄乌战争不仅是一场地区战争,也是俄罗斯冲破北约战略挤压,向西方世界叫板,撬动世界地缘政治板块的一个重要历史时刻。虽然这场战争结局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它必将对欧洲大陆、亚太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俄乌战争已经开打一个多月。俄罗斯原本打算以闪电战速战速决,结果进程不顺,俄军在乌克兰遇到顽强抵抗,出现了战事胶着、骑虎难下局面。俄军调整了多路进攻的部署,集中兵力攻克和控制乌东和南部地区。
北约一方面通过军援大力支持泽连斯基政府,企图利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拖垮俄罗斯。另一方面,西方发动了对俄罗斯空前未有的制裁行动,希望通过经贸、金融和技术制裁来扼杀俄罗斯经济,使其内部发生动乱,逼迫普京下台,达到“政/权更/迭”目的。
西方世界反战反俄情绪陡增,北约更是团结一致对俄施压,一轮轮制裁行动使得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对峙升温,莫斯科甚至发出核战争威胁。北约与俄罗斯的对峙一旦升级,不排除战火延烧至一些北约成员国和俄罗斯的可能性。除了军事斗争,西方世界也在与俄罗斯打一场经济战和外交战,对俄全球范围的围剿达到了空前地步,使俄罗斯面临前所未有压力。
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出现了巨大分歧。俄乌战争也使亚太和其他地缘政治板块的国际关系出现新动向,引发了新一轮战略骚动和分化。国际金融市场、能源供应和全球产业链出现动荡不安局面。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酝酿着新的一轮变革。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测俄乌战争会如何收场,乌克兰问题的最终结局(endgame)会是什么样,俄罗斯在本轮与西方较量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等,但并不妨碍我们超越当前事态,放眼全球,思考一下未来世界地缘政治的大问题。本文重点探讨这场战争对世界地缘政治影响,各个地缘政治板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及其对未来国际秩序重构的影响。
一、俄乌战争撬动欧洲地缘政治板块
俄乌冲突表面上看发生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质上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地缘政治对抗,是俄罗斯与西方世界过去30年矛盾的总爆发,是历史文化、乌克兰内部矛盾、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乌克兰问题背后有很深的地缘政治背景和历史渊源,需要从乌克兰内部情况、俄乌关系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三个层次加以认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反承诺不断东扩,挑动了乌克兰内部分裂,把乌克兰逐步推向西方怀抱,极大程度上挤压了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北约推进到俄罗斯边界是把一个大国逼到墙角,这是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①
俄乌战争对欧洲地缘政治影响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
第一,它暂时弥合了美欧矛盾,挽救了走向“脑死亡”的北约。
第二,虽然大西洋联盟团结得到了巩固,美欧之间和欧洲国家内部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这场战争使欧洲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尴尬,欧洲内部各种势力继续分化重组,未来一个新的欧洲地区安全机制值得期待。乌克兰危机爆发前,欧洲内部矛盾重重,整合困难,欧美关系也出现了巨大裂痕。
冷战结束后头15年,苏联解体使美国处在一超独霸的地位,是世界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俄罗斯经济疲弱,内乱不断,中国正处于崛起的早期阶段,没有引起美国和欧洲太多关注。之后15年里,俄罗斯复兴,中国迅速崛起,加上西方内部矛盾加剧,美国一超独霸局面不复存在,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受到挑战,美欧关系进入战略不稳定时期。
然而,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一下子触动西方世界敏感神经,特别是老欧洲国家的神经,他们又开始跟美国抱团取暖。这场战争再次把欧洲推向美国,挽救了北约,挽救了大西洋联盟。很多欧洲国家开始考虑实施扩军计划,提高军费支出,共同对付北极熊。一些长期保持中立的国家(像芬兰和奥地利)竟然考虑加入北约。
这次俄乌战争造就了美国想要的两个“团结”,即欧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团结。同时,美国的政客和媒体营造所谓的“俄罗斯—中国轴心”说法,也把中国和俄罗斯捆绑在一起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甚至宣称,北约战略需要重新构想中国崛起的挑战和北约与俄关系的恶化。② 欧洲外交政策的迅速聚合加强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使原来欧洲战略自主政策遭到了极大打击。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在2018年就指出“北约已经脑死亡”。
从长远看,欧洲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不尽相同,还会出现新的分裂。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曾经使欧洲对美国失望和愤怒,但这次俄乌战争又迫使欧洲转向美国,亦步亦趋地制裁俄罗斯,这是因为他们的战略利益在应对俄罗斯威信问题上高度契合。对欧洲来说,他们要么选择跟着美国全面制裁俄罗斯,要么选择对俄罗斯绥靖。美国利用俄乌战争达到一箭多雕目的,让战火在别国领土燃烧,让美元和财富流回自己国家,把欧洲市场夺到自己手里,又重新控制了原来已经分裂、离心离德的欧洲,给“已经脑死亡”的北约注入强心剂。美国通过俄乌战争重整北约,使不断扩张的北约成为美国战略工具。
俄乌战争极大打击了欧洲独立自主政策,突出了欧洲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尴尬地位,从长远看,这将迫使欧洲重新考虑自己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位置。美国对俄乌战争的拱火行为,把自己利益建立在别国利益受损之上的借刀杀人做法,欧洲盟国不是没有认识。虽然俄乌战争拯救了“脑死亡”的北约,但欧洲有远见的政治家早已经意识到欧洲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法国一直在主张组建“欧洲军”,在欧盟框架内组建维和部队。北约管安全,欧盟管经济,北约和欧盟长期以来是欧洲两股平行力量,北约不应当凌驾欧盟之上主导欧洲的地区安全和发展。
美国今后仍将是北约的主导力量,美国藉助北约成为大西洋联盟的盟主。但是,随着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大国专注于自身利益,大西洋联盟内部的平衡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尽管北约在应对乌克兰危机时表现出极大团结,但已经有迹象表明这种团结会随着国家和地区利益再次被摆在首位而破裂。随着俄乌战争进程的推移,老谋深算的欧洲也一定会寻求在政治上发挥更多作用,运用自己的外交手腕,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斡旋出一个乌克兰未来地位的方案,平衡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主导未来欧洲地区安全框架的重建。
俄乌战争像一面镜子,照射出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和争争吵吵的一面。欧洲历史上的恩怨并没有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真正消除,欧盟国家对俄制裁也出现不同利益诉求。欧洲的裂痕不只出现在波兰与德法这样的老欧洲国家之间,“新欧洲”内部也矛盾重重。
4月3日匈牙利大选结果揭晓,“特立独行”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顺利连任。欧尔班政府反对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对制裁俄罗斯油气持慎重态度,这个态度也造成维谢格拉德集团(Visegrad Group)分裂。维谢格拉德集团是由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组成的合作对话机制,这四个中欧国家地理相近而且同时加入欧盟,他们通常在欧盟采取一些共同立场,例如一致反对欧盟按比例分配接收难民计划。但是匈牙利与波兰、捷克在对俄政策上出现较大分歧,四国3月29日的国防部长会议为此不欢而散。虽然波兰总统杜达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私交不错,但两国因乌克兰危机也出现割席之势,四国国内也发生政治版图变动。
欧洲内部的不停争吵折射出欧洲战略自主性的尴尬一面。在安全事务上,欧洲仍然严重依赖美国领导的北约体系,但在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上,欧盟执行统一财政纪律,发挥着主导作用。欧洲的困境是,一方面让渡了安全自主权给了美国主导的北约,另一方面欧盟在财政统一性上又走得很远,这种体制不协调让欧洲国家矛盾重重,经常磕磕碰碰。欧盟吸纳了前苏东成员后,进一步加大了欧盟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矛盾、老欧洲和新欧洲的裂隙,难民潮、波兰与欧盟矛盾、新冠疫情使欧洲不断分化,很难形成共识。欧洲内部矛盾为美国运用离岸平衡手腕,进一步拉拢欧洲为己所用创造了条件,欧洲真正独立自主尚需时日。
这场战争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德国外交政策的悄然转型。德国利用俄乌战争开始在欧洲政治上显山露水,德国今后对欧洲安全政策会发挥更大、更自信的作用,欧洲今后可能会面对一个再军事化、强大的德国。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注意。在俄乌冲突之前,甚至在俄展开特别军事行动的最初几天,柏林对莫斯科采取暧昧态度,拒绝向乌克兰提供任何军火。
然而俄乌战争开打后,德国总理舒尔茨立刻跳了出来对俄强硬。按照舒尔茨的说法,俄乌战争带来了德国外交国防政策转型的“转折点”。德国决定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增加1000亿欧元军费额外拨款,国防开支达到GDP的2%以上。尽管德国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但舒尔茨决定放弃北溪2号管道。德国的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德国政府抓住俄乌战争的机会,趁机摆脱二战包袱,重塑自己在欧洲的形象,大大提高自己的国防实力,这将使德国在今后欧洲国防、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有更大话语权,也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今后欧洲的力量平衡。
二、西方与非西方世界分野进一步加深
这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使自己在国际上空前孤立。3月2日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以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乌克兰局势决议草案,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③这个投票结果说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许多非西方国家)不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动武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侵犯了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决议使俄罗斯在道义上处于下风。虽然西方国家利用俄乌战争抢到了“道德制高点”,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世界地缘政治中西方与非西方分野的现状。
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后,尽管西方媒体营造了一种全世界都站在西方一边谴责俄罗斯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则不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谴责俄罗斯发动战争,这更多的是从道义立场出发的,并不意味着反对战争的国家就是支持美国和西方立场。如果仔细分析各国投票行为,人们不难发现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不是少数。和中国一样,很多投弃权票的国家既反对战争,更反对战争的根源。
4月7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投票通过一项关于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93票赞成、24票反对和58票弃权。④俄罗斯虽然输了,但是反对和弃权票相加有82票,比上次大幅增加。西方打算逼迫各国选边站队,造成国际社会分裂变得越来越不得人心。投票显示,俄罗斯的邻里关系(除了欧洲邻国和格鲁吉亚关系外)也不像西方描述得那么糟糕。相比2017年联合国大会表决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制裁,当时有191票赞成,0票弃权票,只有美国和以色列两票反对。这里所反映的人心向背,可想而知。
虽然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上141国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但是真正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并不多,非西方国家真正站队美欧制裁俄罗斯的更少。亚洲国家只有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谴责并制裁俄罗斯,印度、越南、印尼和大多数东盟国家都不表态谴责,也拒绝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有些非西方国家在联大投票道义上谴责俄罗斯,但并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制裁俄罗斯。印度和越南被美国认为是“印太战略”的重要伙伴,他们对俄乌战争的立场反而跟中国非常接近。
以印度为例,印度没有站在西方一边谴责俄罗斯,这固然有印俄传统友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印度反对西方的双重标准和种族主义。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一反过去跟随美国的态度,拒绝谴责普京,同时表示巴西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一事上保持“中立”。美国的长期盟友阿联酋此次也没有和美国站在一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我们将保持军事中立,永远不会加入北约,因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忘不了北约曾带给他们的伤害。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指责是北约挑起的战争,如果北约多年来听从警告,认识到东扩将导致地区不稳定,那么这场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非西方国家并不是不想站在道义一边,他们非常清楚事出有因,制裁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俄罗斯制裁反而会影响全球经济,会对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在国际事务上,很多非西方国家对美国和西方的双重标准深恶痛绝。在这次俄乌事件中,他们对西方的这种虚伪姿态,藉机打压俄罗斯的做法保持了清醒头脑。在特朗普时期,美国的双重标准表现在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奉行单边主义,我行我素,陆续退出多个多边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现在民主党政府的双重标准则表现为,把美国价值优越感和美国价值观强加于人,用军事介入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美国的这种双重标准令非西方国家非常反感。
西方国家虽然在俄乌问题上采取了一致的立场,用史无前例的力度去制裁俄罗斯,但是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非西方国家清醒地保持中立、观望的立场。美国错误预估全世界都跟他们一样会选择制裁俄罗斯,美国会重返世界领导地位,但事实是西方制裁俄罗斯的立场缺乏非西方国家的支持。很多非西方国家越来越认清美国推行“民主”的虚伪性。他们认识到俄乌战争是美国导演的一场“代理人战争”,这场战争不仅让很多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失去生命,同时全世界都要为此买单。战争导致了全球金融动荡、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普通人的生活都会因为天然气、石油、粮食价格暴涨而苦不堪言。美国所谓“民主”价值和“民主对抗专制”的谎言,不攻自破。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为首的北约拒绝派兵参战,也拒绝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个立场尽人皆知。北约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提供源源不断军援,以代理人战争最大程度削弱俄罗斯。这种把乌克兰视作“弃子”、打一场代理人战争的做法不仅影响了盟国对美国的信任,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观感。印度不听美国劝告,继续购买俄罗斯油气。德国、意大利也不顾欧盟整体立场,开始寻求与俄罗斯在天然气交易上按照俄罗斯方式结算。沙特等中东“小兄弟”也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考虑采取人民币石油结算。在国际事务上依靠美国,故事虽然很美丽,但现实却很骨感。
许多非西方国家长期寻求在东西方之间取得平衡,但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此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他们寻找平衡的做法也将会愈发困难。冷战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内部竞争加剧,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走向下坡路。此次俄罗斯公然挑战美国主导的地缘政治,进一步加速世界的两极化分裂,也加深西方与非西方世界间的鸿沟。美国金融制裁俄罗斯,把俄罗斯从SWIFT剔除,虽然打压了俄罗斯经济,赚了很多钱,但也自毁长城,毁掉了美元霸权的根基,失去了盟友的信任,损失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敬重。
三、俄乌战争的亚太地缘政治效应
聚焦亚太地区,如果没有俄乌战争,中美大国博弈将是这个地区地缘政治的主轴,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最大竞争对手。俄乌战争爆发转移了全球的战略关注点,美国也被俄罗斯的意外之举打乱了节奏,突然发现自己的全球战略“失焦”了。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会把“重返亚太”变为“重返欧洲”,减少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自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政策以来,美国已经逐步把中国视为全球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开始了一系列战略围堵中国的政策。特朗普政府临下台前,提前解密了《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文件,这个文件透露了美国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领域将如何遏制中国,以及美国在未来战争中如何行动的构想。在这个文件基础上,拜登政府于2月11日正式公布新的《美国印太战略》。⑤这个拜登版的印太战略报告进一步明确印太地区是美国的最优先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是全面对抗日益增长的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力,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战略重点就是通过联盟体系“综合遏制”中国。美国在印太地区重点建立的联盟体系包括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五眼联盟”以及美日韩等小圈子。
在美国政府近年来公布的一系列战略文件中,曾经一度把中国和俄罗斯并列为“对美国的繁荣和安全的核心挑战”。⑥但是从特朗普政府开始,中国被认为是唯一有能力结合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构成持久挑战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开始看淡俄罗斯全球影响力及其对美国的战略挑战。从美国的战略考量来看,中俄同属战略对手,但在排序上中国在前,俄罗斯排在后面。
俄乌战争让美国从对俄罗斯的“蔑视”中清醒过来,但这并没有改变美国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正如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所说:“我认为这是欧洲的911事件……尽管五角大楼将因应这些国家的需求做出反应,但主要重点仍是对抗中国。”他认为,“我们有与欧洲盟友一起加强军事立场的空间,但不至于让此事干扰我们专注于中国。”⑦毫无疑问,俄乌战争使美俄关系走向破裂,战略对抗升级,美国需要把其注意力和大量资源转投欧洲。如果美国不能在欧洲有效遏制俄罗斯,西方的大西洋联盟将面临危机。
但是,以美国现有实力,他还没有到同时顾及欧洲和印太战场而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步。虽然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受到削弱,五角大楼并没有调整其印太战略态势和军事部署。尽管有一些美国学者呼吁,华盛顿应当放缓“重返亚太”的进程,但美国目前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没有出现调整,美国国防部官员宣称要在关注乌克兰同时,也关注台湾海峡。⑧3月28日白宫对外公布了2023财年国防预算,达到创纪录的8133亿美元,这份国防预算和军事战略明确针对“大国冲突”,并认定中国是美国“越来越紧迫的威胁”。⑨
俄乌战争撬动了亚太地缘政治,确实给这个地区国际关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略有缓和,中日关系从对话转成无话,俄日关系从对话转成对抗,朝韩关系趋向紧张,中印关系从对峙转向缓和,亚太地区军备竞赛出现新动向。
虽然美国并没有改变视中国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但中美关系因应乌克兰战争出现缓和迹象,中美高层战略沟通有所改善,美国明显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3月18日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视频通话,重点讨论乌克兰局势和台湾问题。在此之前,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罗马举行了7个小时会晤,双方进行了极为坦诚的战略沟通。中美双方在诸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但都愿意深化战略沟通,不使战略竞争变为冲突。鉴于乌克兰局势,美方明显打算影响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希望中国不要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中国当然也要抓住机会,正告美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给日本带来震撼,催生了新一轮战略躁动,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回避选边站,日本却采取积极追随美国的立场。⑩岸田政府近期外交表现得异常活跃,不光积极追随美国对俄制裁,而且还暗示乌克兰危机与台海问题的联系,渲染中国威胁,制造地区紧张。岸田为了国内政治原因,否定了安倍的外交路线,以一种“敌我分明”的态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西方对抗俄罗斯的阵营。作为对日本的报复,俄罗斯中断了和日本之间的和平条约谈判事务。普京3月9日签署了在包含“北方领土”的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设立免税特区法案,今后20年对参与该地区事业的所有企业免除所得税。俄罗斯将该地区设为“经济特区”旨在进一步巩固对该地区控制,这也意味着关上了与日本和谈的大门。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南北双方也从对话退回到对峙。朝鲜最近非常活跃,抓住美国无暇东顾和韩国大选的机会,不断地试射洲际导弹,抓紧时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战略武库。为了对韩国新总统尹锡悦政府施压,不排除朝鲜下一步恢复核试验。尹锡悦的外交政策主张对朝鲜和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提倡降低对华依赖度,提升与美国关系和重建韩美日同盟。未来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局面不容乐观,会出现新一轮紧张,甚至有出现核军备竞赛的危险。
乌克兰战争以及俄罗斯发出的核威胁也成为日本国内讨论核武器的契机。俄乌战争刚一打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就以日本作为俄罗斯邻国以及日俄领土争端为由,公开放风称“我们应从此次事件(指俄乌战争)中吸取教训”,“日本也应有攻击能力”,主张修改“无核三原则”,与美国“核共享”。日本议员也有不少人支持安倍主张。所谓“核共享”,就是日本在本国境内部署并且与美国共同使用美国的核武器。鉴于俄罗斯今后的扩张野心,美国印太战略是否会出现调整?在欧洲,美国鼓励德国重新武装。在亚洲,美国会不会在核武器问题上对日本、韩国放水?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中印关系因俄乌局势出现缓和,双边关系由对峙走向对话。3月25日王毅外长闪电访问印度,在新德里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展开会谈,这是自前年6月中印边境摩擦事件后,中国外长首次访问印度。近几年中印关系紧张,2020年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印度在美国和西方纵容下,大搞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多处边界地区紧张对峙。但是,印度当局近期悄悄改变联美反华调门,在俄乌冲突事件中并未跟随美国进行反俄制裁,反而保持与中国相近的中立立场。印度的改变为中印重启高层对话提供了机会,中国抓住机会,积极推动双边对话。在访问印度后,王毅外长又高调出访阿富汗,同阿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举行会谈。中国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令西方媒体直呼“出人意料”。乌克兰战争的悲剧也让本地区的争端各国认识到,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只会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从中渔利,这样做只会把争端各方推向战争,与其被非当事方忽悠,不如把握自己命运,直接谈判。不管是中印领土纠纷,还是中国与东盟声索国之间的南海争端,争端各方都需要与当事方和平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能让西方国家把自己带到沟里。
四、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建构
乌克兰危机提供了重塑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新契机。冷战时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是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和全球战略力量对比的关键性因素。中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做好战略“大三角”这篇大文章。邓小平对美外交讲究“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及时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⑪目前的中美俄三角关系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延伸,三角关系的某些规律仍在起作用。⑫与冷战时期的战略“大三角”比较,中国已经不是三角中最弱的一方。目前中美实力差距远远小于当年美苏差距,中国的发展速度大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是三角关系中最具活力而且上升最快的一方,最终会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中国爬坡登顶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处于守成地位的霸权国美国的强力挑战,俄罗斯虽然实力下降,也不情愿担当配角。为了不使自己发展进程不被打断,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与“老大”和“老三”的关系。中国必须善用美俄矛盾,而不被别人利用,使自己保持于不败之地。
俄乌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911事件。回想2001年911之前,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确定了与中国战略竞争方针政策。2001年4月1日,中美在南海上空发生撞机事件,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冲突一触即发。就在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之际,911事件为中美两国提供了转圜机会。
中国抓住机会,迅速调整了对美政策,支持美国反恐,化解了中美紧张关系,为自己赢得了宝贵战略机遇期和20年和平发展时间。如果中国能及时把握住俄乌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特别是抓住这个中美可能改善关系的机遇,使中美关系大局不过早滑向对抗,世界大的战略格局就能稳定,甚至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对中国有利的改变。这是最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发展方向。世界还没有进入中美两极对抗的时刻,中美要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在关键时刻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乌克兰战争可能使俄罗斯与美国彻底翻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道德制高点出发,联合所有西方国家和亲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扼杀性制裁。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结束俄乌冲突,他们是要藉机彻底整垮俄罗斯,他们甚至提出了“政/权/更/替”的口号。西方的围剿等于把俄罗斯彻底推到中国一边,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近些年得到实质性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都主张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两国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共同推动欧亚大陆国际秩序的改造,中俄之间也开展很多经济与安全互利合作项目。⑬因为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遭受了西方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这种制裁的深度和广度对俄罗斯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使俄罗斯被隔绝于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之外,外交上空前孤立,在这个关键时候俄罗斯急需中国的战略支持。
美国打击俄罗斯,除了要整垮俄罗斯,也是企图破坏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瓦解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北约东扩是冷战产物,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联盟体系的全球地缘政治扩张,早晚会推进到中国家门口。中俄战略互信是建立在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两国共同反对北约东扩。北约东扩和美国对中俄的战略挤压,把两个欧亚大陆大国逼到一起,这既不是中国刻意寻求的,也不是俄罗斯刻意寻求的,也不是70年前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简单重复。
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也认为,美国同时与中俄为敌是战略错误。在美国精英眼中,中美博弈仍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主轴,俄罗斯并不真正威胁美国的统治地位。美国之所以不向乌克兰派兵,醉翁之意不在俄罗斯,而是在于中国,他们把中美竞争看作是“王者之战”。中国不能让俄罗斯倒下。中国要更加坚定地通过上合组织等地区平台力挺俄罗斯经济,维持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关系,开发新的机制绕开SWIFT结算系统,与俄保持正常金融联系。
五、结语:俄乌战争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论断。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俄乌战争就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一部分,它对今后国际秩序的重塑和全球地缘政治演变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古往今来,国际秩序和权力转移要么通过战争,要么通过和平演变。俄乌战争是地缘政治改变的历史时刻,也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一部分。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世界政治的中心,掌握全球的主导权,左右全球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百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以及非西方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世界重心和力量对比发生了“东升西降”,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世界话语权大大提升,全球治理体系出现转型,以一个或几个强权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和治理体系不复存在。这次俄乌战争冲击了冷战后西方主导的欧洲安全体系和世界秩序,为我们思考百年未有大变局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国际关系理论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从两方面来定义世界秩序(world order)。世界秩序首先是一套规范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二是国与国或者国家集团之间形成的力量对比。⑮从规范的角度来看,世界秩序包括一套大家都接受了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principle)、规范(norm)、规则(rules),例如联合国宪章和基本原则。约瑟夫·奈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即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原则。因此,俄乌战争意味着战后世界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⑯ 毫无疑问,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对旧秩序的改变应当有道德底线。
从另一方面看,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环顾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位国家领导人像普京那样,敢于用武力去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国际秩序和力量格局。俄乌战争给世界带来震撼,也撬动了欧洲地缘政治板块,世界格局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从全球力量对比来看,中美关系是牵动百年大变局走向的核心因素,乌克兰战争到底对今后中美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观察。俄乌战争也开启了新一轮大国博弈,大国博弈将改变今后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无论中美俄三角关系,还是中美俄欧四边关系,都将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绝大多数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对这场俄乌战争采取了中立立场,他们在今后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深刻影响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走势。
旧秩序的死亡孕育着新秩序的诞生,而新秩序的诞生过程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把握机遇,冷静观察,权衡利害,沉着应对,保持定力,尽最大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崔洪建:“乌克兰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1/09/c_127373580.htm
②林泽宇,“冷战思维再现!北约外长会将讨论新战略构想,秘书长声称要首次考虑中国挑战”, 环球网, 2022年4月6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7UaYfzyilo
③联大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2022年3月2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3/1100012
④联合国大会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 2022年4月7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4/1101622
⑤White House, "Fact Sheet: Indo-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February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2/11/fact-sheet-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
⑥例如,2018年1月美国防战略报告将中俄视为头号威胁,2018年1月19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2755369
⑦“美国对中俄的军事战略复杂化,对抗中国仍是长期重点”,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22年3月23日,https://cn.wsj.com/articles/美国对中俄的军事战略复杂化-对抗中国仍是长期重点-11647923462
⑧美国助理国防部长Mara Karlin 3月1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https://www.airforcemag.com/pentagon-must-overhaul-global-posture-after-russian-invasion-of-ukraine-dod-and-think-tankers-say/
⑨“美国防费首破8000亿美元!专家解读美国军费飙涨”,2022年3月30日,http://news.china.com.cn/2022-03/30/content_78138983.htm
⑩杨伯江, “俄乌冲突催生日本新一轮战略躁动“,中国日报网2022年3月24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203/24/WS623bdea6a3101c3ee7acd256.html
⑪董振瑞,“十二大前后中美苏‘大三角’中的邓小平”,2014年12月19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19/c69113-26239434.html
⑫王晓泉,“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规律论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3 (10):32-52。
⑬王晓泉,“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规律论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3 (10):32-52。
⑭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新华社,2018年6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23/c_1123025806.htm
⑮约瑟夫·奈,《普京的入侵改变了世界秩序吗?》,美国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2022年3月,https://www.spectator.co.uk/article/has-putin-s-invasion-changed-the-world-order-
⑯同上
来源:中评社
(本文原载于《中国评论》5月号,仅代表作者观点。)
标签: 世界板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