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文章正文

国民技术股票,国民技术股票走势图

行业资讯 2023年01月24日 12:39 96 admin
理财顾问联系方式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保险:

上市险企2月保费数据点评

车险保费量价齐升,寿险新单颓势延续

事件:上市险企披露2022年前2月保费数据,累计原保费增速及对应收入排序如下:中国人保(17%至1592亿元)、中国太保(6%至1048亿元)、新华保险(5%至464亿元)、中国平安(1%至1832亿元)和中国人寿(-5%至2412亿元)。车险保费量价齐升,寿险新单颓势延续。

点评:

寿险:春节错位下,2月单月新单及价值增速略有回暖,但仍难改颓势。2022年2月,寿险单月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人保寿险及健康(19%)、太保寿险(15%)、新华保险(11%)、中国人寿(-3%)和平安寿险及健康险(-5%)。人保寿险继续依靠趸交保费拉动新单同比高增,单月期缴增速由1月的-13.5%转正至11.7%,但前两月仍有10.2%的期缴缺口。龙头险企依托银保渠道快速做大规模保费,以量补价托底全年业绩目标,平安新银保团队有序扩张,公司预计年末专属队伍数量达2,000人,在个险持续低迷环境下不乏为一种有益尝试;太保寿险重启银保业务部门,预计2022Q1银保新单贡献接近半壁江山。太保金福·合家欢保险产品计划上市,产品亮点在于针对老客户加保,提供8/13/18缴费方式,针对20种特定重疾给予双倍赔付。我们预计前2月累计NBV增速为中国人寿(-19%)、平安寿险及健康险(-30%)、人保寿险(-30%)、新华保险(-34%)和太保寿险(-46%)。

当前人身险产品主要矛盾是投保人多元化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产品服务之间的矛盾,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上仍有提升与改善空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自2022年3月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我们预计第三支柱产品端政策的松绑值得期待。全国两会期间,“惠民保”、“养老保险”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 2022年3月以来疫情呈全国各地散发态势,或将拖累寿险新单复苏进程。

财险:传统龙头险企保费增长势头良好,继续领跑市场。2022年2月,财险当月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太保财险(23%)、平安财险(18%)、人保财险(13%)、众安在线(3%)。2月,银保监会下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旨在提升监管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新规下人为调整难度加大,利好经营规范的龙头险企。人保财险车险和非车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4.6%和12.8%,非车业务占比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54.7%。自2021年10月以来,人保财险单月车险保费增速月均保持两位数,且呈现逐月加速态势,我们认为主要系综改逾一年,保费增速压力趋缓,市场竞争格局改善,车均保费出现回暖迹象。各地监管对车险限速指导不变,进一步倒逼头部险企聚焦优质家自车业务,全国各地疫情散发降低车险出险频率,我们预计2022Q1上市险企车险承保盈利同比仍将改善。

投资建议:保险板块首推【中国财险】。我们认为,2022年财险板块基本面优于寿险板块,寿险磨底尚待时日,财险板块拐点已至。2022年1-2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好于市场预期,2022年前2月社零同比增长6.7%,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pct.,彰显居民消费韧性,后续保费需求端回暖仍值得期待。短期来看,受国内外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影响,上市险企P/EV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首推中国财险,其次推荐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1)经济复苏情况不及预期抑制保险需求;2)长端利率下行与权益市场振荡影响投资端;3)险企转型成效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

环保:

电池再利用2.0

十五年高景气长坡厚雪

再生资源价值凸显护航新能源发展

投资要点

报告亮点

1)重点关注电池回收再生的资源战略价值。我们预计2025年锂电回收再生产生的碳酸锂贡献国内动力电池碳酸锂需求为31%,到2035年贡献提升至41%;2025年锂电回收再生产生的金属镍贡献国内动力电池金属镍需求为32%,到2035年分别提升至72%。再生资源有望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稳定价格预期的重要渠道,战略地位突出。

2)详细梳理行业产能布局,判断产能供需平衡时间点。电池回收再生长周期高景气,各方积极布局,我们预计2022年企业产能存在约35%左右富余。随电池退役量高增,产能供需2025年有望迎来反转。

3)根据商业模式本质与产业变革趋势,判断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技术优势贯穿产业发展始末,产业变革动力电池贡献主增量,积极把握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优势。

4)模型量化测算揭示商业模式本质,价格影响有限,核心壁垒在于技术与渠道,成长空间巨大。1)收入成本同步波动中,利润率可以维持稳定,享有稳定再制造利润。核心竞争力来自技术(锂回收率提升5pct,毛利率约提升1pct)与渠道(稳定废电池供应与合理的折扣系数);2)金属价格影响有限。复盘2021年碳酸锂行情,7日/14日涨跌幅大概率位于10%以内,价格波动±10%,毛利率+1.6pct/-1.7pct,波动可控。若金属价格正常运行,盈利能力稳定性提升。项目加快周转,缩短生产经营周期,盈利能力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市场空间:十五年景气周期复增18%,退役动力电池成行业主增量。我们预计2022年锂电池回收利用需求83GWh,以2022/2/9金属价格测算,市场空间351亿元,2025/2030/2035年市场空间分别675亿元/1387亿元/2946亿元,2020-2035年十五年复增18%。退役动力电池市场贡献逐年提升,成为行业增长主动能。

竞争格局:产能供需2025年反转,关注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1)产能短期富余,2025年反转。梳理工信部电池回收利用白名单企业,我们预计2022年产能供给约为103万吨/年废电池处理量,我们预计2022年回收利用需求83GWh对应67万吨处置需求存在35%富余。退役电池高增,产能供需3年反转。2)关注技术优势、渠道优势。行业市场化主导,技术优势贯穿始终。产业变革动力电池贡献主增量,积极把握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优势。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天奇股份:产能快速扩张延伸产业链至前驱体,积极绑定上游整车渠道。建议关注:光华科技:PCB化学品龙头,积极布局锂电材料、锂电回收产业链;格林美:回收再生先驱,布局电池回收资源锁定打造前驱体龙头;南都电源:储能及铅再生领导者,锂电回收一期即将投产;旺能环境:垃圾焚烧资产优质,布局动力电池再生;福龙马:设立福龙马新能源,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风险提示:锂电池装机不及预期,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金属价格下行,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任逸轩)

轻工:

2月社零数据点评

关注家具龙头与行业的持续分化

投资要点

社零增速环比提升较快。2022M1-2累计社零总额7.44万亿元,同比+6.7%(2021M12同比+1.7%);扣除价格因素,2022M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4.9%。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6.73万亿元,同比+7.0%。分渠道看,2022M1-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64万亿元,同比+13.6%(2021M12为+1.9%)。2022M1-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例为24.2%,较2021M12减少7.7pp,同比持平。分品类看,2022M1-2增速前三的品类有:石油及制品类(同比+25.6%,2021M12为+16.6%)、金银珠宝类(同比+19.5%,2021M12为-0.2%)、烟酒类(同比+13.6%,2021M12为+7.0%)。

文化办公及金银珠宝维持强势表现,日用品类增速放缓。家具类关注龙头与行业的持续分化。2022M1-2家具类社零同比-6.0%(2021M12为-3.1%)。2021M12-2022M2家具类社零表现较弱,但头部企业延续较好的增长态势,龙头与行业的分化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地产方面,在监管收紧、部分房企资金压力较大的影响下,2022M1-2竣工及销售面积均出现下滑。2022M1-2房屋竣工面积同比-9.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9.6%。但2022年春节后已有多地下调房贷利率,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对合理住房需求的保障,后续地产销售表现有望边际修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速加快:2022M1-2同比+11.1%(2021M12为+7.4%)。日用品类维持较快增速,呈较好的修复趋势:日用品类2022M1-2同比+10.7%(2021M12同比+18.8%)。金银珠宝类景气度重回高位:2022M1-2同比+19.5%(2021M12为-0.2%)。

家具版块估值受地产情绪压制,重申估值修复机会。短期看,地产疲软压制家具版块估值,但我们重申:1)存量房翻新需求不断增长,对家具行业需求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此外2019年起旧改力度不断增强,按照2-3年建设期估算,2022年起旧改释放的增量需求将快速增加。2)头部企业与行业持续分化,流量碎片化时代头部企业在渠道管理精细度和品牌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能够更好把握流量变迁,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首推【索菲亚】管理改善及整家战略下零售有望加速;同时推荐整装高增龙头地位不断巩固的【欧派家居】;开店加速、自有品牌快速发展的【喜临门】;零售化改革的先行者,大家居路线日益清晰的【顾家家居】以及估值处于低位的功能沙发龙头【敏华控股】,建议关注【志邦家居】、【金牌厨柜】。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地产调控超预期,行业景气度下降等。

(分析师 张潇、邹文婕)

商业贸易:

2022年1~2月社零点评

年货节、餐饮带动下,消费数据显著好转

事件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社零数据。2022年1~2月,我国社零总额为7.44万亿元,同比+6.7%。扣除价格因素,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4.9%。2022年1~2月的社零总额同比增速,是2021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

点评

线上零售高增,或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年货节;线下零售也有所恢复。1~2月,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为1.64万亿元,同比+12.3%。1月10日至2月7日,商务部等部门指导举办了“2022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春节期间的网购消费。1~2月推算线下零售额为5.81万亿元,同比+4.9%。线下消费也有所回暖。1~2月份举办的冬奥会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

分消费类型看:餐饮有所恢复。1~2月商品零售额为6.67万亿元,同比+6.5%;餐饮收入为7718亿元,同比+8.9%。

分品类看:可选消费表现良好。1~2月可选品表现较好,或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年货节的刺激。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9.1%,其中可选消费的金银珠宝同比+1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同比+4.8%,化妆品同比+7.0%,家电音像器材同比+12.7%。必选品维持稳健表现,粮油食品类同比+7.9%,饮料类同比+11.4%,烟酒类同比+13.6%。

总的来说,2022年1~2月的社零数据是比较漂亮的,但我们仍应密切关注疫情的影响。社零增速的回暖,一方面受益于年货节的刺激,另一方面由去年同期“就地过年”造成的低基数带来。从社零数据上看,1~2月消费的复苏苗头开始显现,但在3月份,消费行业又将迎来一波疫情的挑战。

投资建议:持续看好优质品牌标的投资价值。我们观察到部分优质的国产品牌在多个方面体现出显著的经营优势,看好国牌崛起成为未来我国消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建议关注抗原自检等政策带来的出行恢复相关机会,包括免税、机场、航空等板块。

风险提示: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疫情等。

国民技术股票,国民技术股票走势图

(分析师 吴劲草、张家璇)

个股

分众传媒(002027)

短期疫情影响无碍分众长期价值成长

投资要点

短期股价的下跌反应的是疫情对于2022年影响的担忧,悲观的利空预期已经包含在股价内:从过往来看即便在经济预期和资本市场情绪较差的2018和2019年,分众的pe ttm估值中枢仍然能维持在15-20倍左右,分众的估值主要在于其抗通胀的商业模式和稳固的龙头地位所支撑,而不是在于其业绩的增速。我们认为站在目前一季度市场悲观预期的背景下,无论是估值和业绩预期下行的空间都较为有限。

疫情对业绩的影响为短期影响,目前的估值水平提升空间大:疫情的影响只是短期的,此次疫情封锁的强度相比过往更为克制,对业绩的影响有限。此外2021年疫情同样在国内大范围扩散,教育类广告主大幅收缩广告投放,但分众仍然完成了2021年60.2-62亿元利润的目标,公司自身仍然具有韧性,我们仍然对于2022年业绩的增长抱有信心。长期来看分众代表的是中国品牌经济的未来,长期价值毋庸置疑,因此目前估值提升空间大。

分众传媒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加强自身ALPHA能力,经济周期波动属性逐渐减小:2019年起公司积极提升消费类广告主在营收中的占比,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消费类广告主不同于互联网广告主,其广告的投放战略极具规律性,消费类企业每年均有产品发布宣传的需求,因此其广告投放占营收固定比例,并不会像互联网企业出现较大波动。在2019年互联网广告主大幅下调广告投放时期,其消费类客户依然保持了21%的增长,由此可见只要消费类企业的营收不出现大幅下滑,其广告投放也将保持稳定。分众传媒和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将逐渐减小。

广告行业BETA有望在2022年见底反弹,估值或将迎来大幅的修复:目前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处在最悲观时刻,未来伴随着流动性的改善、基建和消费政策的刺激,宏观经济基本面有望在2022年迎来反弹,在经济逐渐验证上行之后,公司的估值有望再次上修。过往的大幅估值下行包含了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根据分众目前营收状况及未来营业预测,我们认为目前的PE估值水平被显著低估,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疫情影响和教育类广告主缺失的原因,我们将2021-2023年EPS预测由0.42/0.51/0.61元调整至0.42/0.48/0.55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3.50/11.84/10.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竞争加剧、回款不利。

(分析师 张良卫、张家琦)

2021年年报点评

业绩超预期,发展势头强劲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80.61%,括号内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11亿元(+93.52%);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87.5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5亿元(+167.52%)。单Q4季度公司营收1.52亿元(+85.52%),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7.53%)。

国民技术股票,国民技术股票走势图

公司业绩超预期,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CRO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实现营收3.65亿元(+76.0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49%。公司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CDMO业务实现营收940万元。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带来盈利能力提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业务实现营收1.06亿元,占总营收的28.28%,较去年同期提高1.83pct,毛利率为71.96%;权益分成实现营收3217万元,占总营收的8.59%,毛利率高达100%,高毛利的自主立项及权益分成项目提高了公司利润空间。

在手订单充足,承接订单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8.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新增订单8.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截至2021年底,公司员工人数扩增至765人,其中研发人员550人,同比增长47%,占总人数的74%;公司加快推进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公司预计2023年中交付投入使用,届时新建成的实验室及办公区将达7.39万平米,较当前1.8万平米有大幅提升,公司将具备充足的实验室和研发人员满足客户研发订单的需求。

项目储备丰富,后续业绩增长潜力大。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0.81亿元(+ 142%)。不同于其他公司,百诚医药的研发费用可以视作公司资产,在合适节点转让后会转化为公司收入。截至2022年3月14日,公司已经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其中,自主研发创新药BIOS-0618目前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33项,其中,与花园药业联合投资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项目在2021年度获得权益分成3217万元。权益分成项目在分成收入阶段无成本支出,有望为公司业绩带来持续增长。

CDMO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截至2021年底,浙江赛默已投入使用的厂房面积达8.92万平米,建成药品研发生产线12条。2021年下半年,浙江赛默的CDMO业务对外实现收入940万元,对内为公司的57个受托研发项目提供CDMO服务。赛默金西项目使公司具备接受客户委托药品生产的能力,有利于公司CRO业务和CDMO业务双向拓展,为公司业绩带来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项目储备丰富,盈利能力强,我们将公司2022-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由1.95、3.07亿元上调至2.16、3.1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2、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法规依从性和合规性风险,人才招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新冠疫情及其他不可抗力风险等。

(分析师 朱国广、周新明)

2021年年报点评

三元前驱体龙头一体化加速

份额持续提升

投资要点

2021年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23%,处于业绩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2021年公司营收200.72亿元,同比增长169.81%;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23.48%;扣非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21.57%;2021年毛利率为11.54%,同比下降1.6pct;2021年归母净利率为4.67%,同比下降0.97pct。公司此前预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9.08-9.62亿元,年报处于业绩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

2021年下游需求爆发,公司前驱体出货量高增,2022年维持高增态势。2021年公司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69.81%,毛利率11.54%,同比下降1.6pct,其中三元前驱体营收153.6亿元,同比增长170.81%,毛利率12.26%,同比下降0.9pct;四氧化三钴40.4亿元,同比增长180.15%,毛利率9.17%,同比下降2.39pct。公司2021年销售正极前驱体共17.6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我们预计三元前驱体销售15.23万吨,同增110%+;钴酸锂销售2.33万吨,同增26%。

规模化生产及一体化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整体向上,Q4因辅料价格上涨,略有回落,不改2022年盈利提升趋势。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于规模效应及一体化比例提升,我们测算2021年公司单吨利润达0.44万元/吨(扣非),同比增16%,但下半年受限电限产及辅材成本大幅上涨影响,单吨净利环比下滑,我们测算Q4扣非单吨净利0.22万元/吨左右,环比下滑50%+,主要由于计提奖金影响单吨净利1700元/吨左右,叠加Q4液碱成本平均上涨600-700元/吨,阶段性影响三元成本约1800-2000元/吨,若加回,2021年Q4扣非单吨利润近6000元/吨,环比增5-10%。

技术优势持续领先,深度绑定国际头部电池企业,高质量持续增长。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8系及8系以上产品占比接近50%,4.45V以上高电压及掺杂四氧化三钴占比超过80%,高电压四氧化三钴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高镍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且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7系产品、8系产品及9系产品均取得突破,其中无钴单晶完成批量认证和审厂,技术优势持续领先。公司与LG化学、厦门钨业、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天津巴莫、三星SDI等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国内外扩产提速,纵向一体化布局,横向拓展磷酸铁锂,全面发展。公司2021年底三元前驱体产能约20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约3万吨,较年初翻番,南部基地18万吨三元前驱体募投项目在建,随着西部基地6万吨2022年Q1投产,中部基地3.5万吨前驱体材料及循环回收项目、南部基地18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公司预计到2023年公司产能将超过50万吨,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出货30万吨+,同比增长70%。

投资建议:考虑到辅料成本上涨致盈利短期承压,我们调整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至18.89/31.59/44.26亿元(原预测2022-2023年为20.16/30.28 亿元),同比增长 101%/67%/40%,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38x/22x/16x,给予 2022 年 55xPE,对应目标价 171.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大全能源2021年报点评

2021年硅料盈利大增

新产能爬坡超预期

投资要点

2021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23%;实现利润总额67.28亿元,同比增长450.1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其中2021Q4,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51.52%,环比减少33.3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增长128.95%,环比减少45.91%。业绩环降主要是由于2021Q4多晶硅料销售仅为1.1万吨,较2021Q3减少1万吨所致。2021年毛利率为65.65%,同比上升32.02pct,2021Q4毛利率60.32%,同比上升16.34pct,环比下降14.52pct;2021年归母净利率为52.8%,同比上升30.47pct,2021Q4归母净利率49.49%,同比上升16.74pct,环比下降11.48pct。

2021年硅料盈利大增,2022年利稳量增:2021年硅料产量8.66万吨,同增12%,销量7.5万吨,同增0.7%,单吨净利7.6万元/吨,同增446%,其中2021Q4销量1.2万吨,单吨净利为9.5万元/吨。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产量12-12.5万吨,同增39-44%,考虑库存转移,我们预计销量13-13.5万吨,同增73-79%,其中2022Q1产量3.1-3.2万吨,销量3.7-3.8万吨,同增72-77%,环增218-228%,因2022Q1硅料价格坚挺,我们预计单吨净利将维持11万元/吨左右。全年看,假设硅料含税均价16-18万元/吨,对应单吨净利约为7.5-8.5万元/吨。

4B项目进展超市场预期,新项目加速扩产:公司4B项目3.5万吨在2021年12月提前建成并于2022年1月达产,爬坡进度超市场预期,2022Q1增量显著。目前公司有10.5万吨/年产能在产,实际产出可以达到12万吨/年,规模效应显著。产品品质优质,现有产能单晶用料占比为99%以上,并已经实现N型高纯硅料的批量销售。我们预计包头10万吨多晶硅&1000吨半导体项目于2022年3月启动,2023年Q2完工,持续扩产强化龙头地位。

三费控制能力稳定:公司2021年费用同比下降4.66%至3.06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4.05个百分点至2.82%。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上升10.17%、上升11.67%、下降12.32%、下降16.47%至0.04亿元、1.47亿元、0.42亿元、1.55亿元;费用率分别下降0.04、下降1.46、下降0.63、下降2.55个百分点至0.04%、1.35%、0.38%、1.43%。2021Q4,销售、管理(含研发)、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25.34%/+47.70%/-17.55%/-68.67%,费用率分别为0.05%/1.59%/0.32%/0.73%。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大幅环减,合同负债增加,彰显订单需求旺盛: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6.44亿元,同比增长534.87%,其中Q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47亿元;销售商品取得现金78.7亿元,同比增长144.02%。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环减主要由于2021Q4原材料上涨推动单价上涨,公司存货大幅上升,积累库存导致2021Q4经营性现金流较差。2021年期末合同负债12.9亿元,比年初增长446.47%。公司销售形式为款到付货,硅料紧俏价格坚挺且公司与多家客户签订长单收取款项导致合同负债大幅上升。2021年期末存货21.24亿元,较期初上升18.03亿元;存货周转天数较期初上升88.50天至118.32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硅料供给在2022年是紧平衡,我们预计硅料价格全年将维持高位,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8/91/86亿元,2022-2023年前值为74/78亿元,同比+88.8%/-15.5%/-5.8%,对应EPS为5.62/4.75/4.47元/股,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光伏政策超预期变化。

(分析师 曾朵红、陈瑶)

三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标签: 国民技术股票

发表评论

鑫投网 如有事宜请发送到:1004834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