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天股票,中国普天股票代码是多少
生生之谓易
中国文化的生命奇迹
《系辞》第五章中的文句,是《易经》里面流传最广、名言警句最多,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很熟悉、经常会随口引用的。下面的这一句“生生之谓易”更是如此,可以说是名言中的名言、警句中的警句,也可说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理念,体现了易道生机勃勃、永不停歇的一种精神。
“生生之谓易”,在乾卦的《大象辞》里面体现得非常充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把“生生之谓易”的易道精神,真正落实到了我们的人道、落实到君子之道当中了。这句话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可以说影响非常巨大,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它文化来说,最提劲、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生生不息的易道精神。我们看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华文明以外,从法老时代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理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古印度文明,这些文明到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仅仅只剩下了一些文明的遗迹供后人凭吊、研究,而且,创造这些辉煌文明的民族也早已消失殆尽了。现在的埃及是阿拉伯人的世界,与古埃及人是毫不相干的。古巴比伦时代的人和现在的人不一样了,古印度的人种问题更复杂,和现代印度的人种也不一样。我们从印度文化里面,能看到的典籍也就是《奥义书》和《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这些,这些书的神话色彩非常重,用现代思维去理解、去描述,都有点说不清楚的。当然,大量的佛教典籍中保存了许多古印度文明的信息,但是就说这大量的佛教经典,在印度本土也早就消失了,还是靠汉文、藏文等外族文字,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近代欧洲人进入印度去考古、研究,要想复原古印度的历史,最后还要从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里面找依据。
对中国人来说,玄奘大师所在的唐代历史,事迹是很清楚的,唐诗大多数都已经被称为“近体诗”了,但是同期的古代印度,历史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如果没有以玄奘大师为代表的赴印度取经僧人们的记录,如果没有后来的考古发掘证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释迦牟尼这个人?有没有后来的那烂陀寺、菩提伽耶这些伟大的佛教中心?那谁也说不清楚了。
但是在中华文明里面,从古到今一直贯穿着“生生之谓易”的这种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和危急时刻,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柔韧性、最具有忍耐力的,当然,这被有些人说成是软弱的性格,实际并不如此。我们学《道德经》就知道什么叫“曲则全、枉则直”,这些都能从我们的性格中体现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改朝换代的时候,两三百年就是个轮回,但是不管哪朝哪代,都离不开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的这些主流文化。虽然每一朝代刚开始的时候,文化方针都会有偏颇过激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稳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主流,依然会在社会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候,虽然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和思想,最后却总会融入到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成为这个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从文化上来说,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也为中华主流文化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和元素,最后还是会被包容进来。历史上,往往经过了一些大的民族碰撞、文化冲突之后,中华文化就会产生新一轮的复兴和辉煌。这就是易道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
历史上的外来文化,比如蒙古人、满人的文化,还有过去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些时候,感觉上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民族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相碰撞,当然没有构成大的威胁,只是融入其中而已。但是,对于像印度佛教这种高度发达、高度完整的文化,在与中华主流文化进行碰撞、交流过程中,也同样像盐溶于水一样,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人类文明的基因库
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由相互碰撞到相互融合,实际上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中华文化由于佛教的刺激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提升,印度文化的因子也因此在汉语世界中得到了极好的保存,所以是皆大欢喜。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文化的冲突还是相当大的。印度佛教里面要提倡出家独身修行,但在中国文化里,却有“以孝治天下”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把孝道放到很高地位。佛教出家修行要抛家离子,就与孝道是相违背的。中国人特别敬重君主,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佛教认为出家修道,为方外之人,是可以不敬王侯的。
东晋的时候,净土宗的开山大师慧远和尚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沙门不敬王者论》,就是阐述当和尚的为什么不能敬拜王侯。因为出家修行是为了成佛,佛就是天人之师,不仅是世间凡人的老师,天上玉皇大帝、各路神仙都要拜我为师。这样的人物还需要敬拜王侯吗?所以沙门是不应该敬拜世间的王侯。另外,佛教中间有些基本观点,比如六道轮回,在中国古代也是没有的。中国人认为,生而为人,死而为鬼神,找个祖先牌牌供起来就可以了。佛教说人死之后,可能会变成猪狗牛羊这些,对中国古人来说也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凭啥说我家父母死后会变畜牲啊?就觉得很荒唐。
当然,最后中国人慢慢还是接受了轮回之说,因为没有根本观念上的冲突。中华文化里面本身就有一些非常有活力的元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也就与中华文化本身的元素结合起来了。比如中国人讲孝道,后来汉传佛教对《地藏经》就很重视,因为《地藏经》被称为“佛门孝经”,讲了地藏菩萨多生多世是如何孝养父母的故事,地藏菩萨正是从一念孝心出发,最后成就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伟誓愿。所以,中国后世的出家人也非常重孝道,比如虚云老和尚,父母去世后,为了尽孝道,三步一磕头拜到五台山,三年才拜完,用自己的苦行来报答父母生养自己的艰辛。这就是佛教理念与中华文化接轨的典型例子。
佛教“沙门不敬王者”的思想,在中国上古时代也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主流。比如在道家文化里面,就有“绝圣弃智”之说。古之圣人最大的代表就是先王,是尧舜禹汤这些人,道家就讲“圣人出,有大伪”,绝圣弃智就是要放弃圣人观念、断绝聪明智识。
在先秦时代,壤父击壤的故事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尧帝出来巡游天下,在山西康庄的大道上,遇到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儿正在大街上玩击壤的游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看到一个老太爷,跑到街上的游戏厅打网络游戏的感觉。尧帝的随从们就拍马屁说,尧帝您好伟大啊!在您的治理之下,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好舒服啊!壤父一听就发火了,说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你看,我什么生活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跟皇帝老子有什么关系啊?!尧帝也很英明,一听这话,觉得这个老太爷了不起,真正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还拜他为师。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人,尤其是在隐士传统中,是有这种“不敬王者”的精神的。只不过春秋战国以后,秦汉大一统的确立,把这些思想打压得很厉害,而经过佛教文化的启发,这些精神又重新发扬出来了。
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是这样。我们在《系辞》前面的章节里讲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得很详细了。总之,外来文化中这些合理的观念,都没有违背中华文化的大原则,反而在中华文化中可以找到对应的元素,从而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也使中华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更新。
到了近代,我们的传统文化饱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如果我们有长远的历史眼光,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有坚定的信心。如果一个人对易道生生不息的精神有了入心入骨的体会,他是不会轻易丧失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不会轻易变成一个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者。所以我们要相信这一点。虽然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处于弱势,但是如果把时间放长,未来也未必如此。西方文化同样可能像当年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一样,最后被我们的传统吸纳,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易道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我们前面学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有这样广阔的胸怀在易道里,在中华文化的精神里,我们当然就有理由相信这一点。中华传统文化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其伟大的包容性堪称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如果外在的条件不成熟,这个基因就埋在基因库里面,不能显现出来。一旦受到外在的冲击之后,外在条件一变,其中的基因就会被唤起,从而促成新的发展变化;其伟大的包容性、生生不息的生机和活力,以及巨大的创造力就会产生出来。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这种文化通变的能力就越强。
“5、12”大地震的时候,温家宝总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难兴邦”。我们不要理解成为只是地震了、灾难来了,才以这个话来安慰大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本来就是这么回事。每当经过了危难时刻,往往紧跟着就是一轮新的复兴与辉煌。
易道与佛教
“生生之谓易”,体现的就是这一章开头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围绕中华文化所“吹”的牛皮,其理论依据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永恒的变化规律,就是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天下的事情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十二消息卦,就这么一消一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生生,就是生而又生,乃至于无穷无尽。既然我们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是生生不息,当然有生就有灭;生生不息的背后,也意味着一轮一轮不断地消失、消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旧人、作为旧的时代,一定是要被新人、新时代所替代的。你来自于尘土,必归还于尘土。任何事物也都会一轮一轮不断回归、消失于大道里。
易道讲生生不息,所偏重的是大道阳性的一面;方山易不断强调阳主阴从,更是从方法论上体现了大道阳性的、生发的一面。这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所在,生生不息、自强不息,代表着一种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其着眼点就在阳的一面,体现的是乾道生发、生长的力量。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就是一代代地传承这种精神。
在这一点上,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明,它的着眼点就有所不同。我们看汉传佛教,最爱标榜的是大乘精神、入世精神、行菩萨道的精神。大乘佛教讲常乐我净,也讲要建立人间净土。但是从整体来说,整个佛教理论体系的基础,依然是建立在四圣谛和十二因缘上面。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些。十二因缘且不说,四圣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大家以为变人很了不起,是这个地球的老大,一切都是人说了算。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不起,你生而为人,首先就是苦,没有快乐可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不光人间是苦,三界六道都是苦。
你说在天道里,在天上当神仙很舒服啊!《西游记》里面的神仙们,一会儿蟠桃会,一会儿下凡来玩,日子过得很舒服,天人的日子看起来过得很舒服啊!但是佛教就认为,三界六道无非都是苦,天人之乐、神仙之乐也是暂时的,为什么呢?因为都没有真正解决生死问题。作为人来说,生产的时候,不管是母亲还是娃娃,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佛教经典里面说,娃娃出生的时候,犹如两面山在挤压你的脑袋,要把你脑袋挤扁,这种痛苦难以言说,所以娃娃生下来都是大哭,没有大笑的。死当然更痛苦了,身体四大分离的时候,那种痛苦更是难以形容。就是因为三界六道都有生死这个最根本的苦存在,所以中间不管有多快乐,都会让你感到转瞬即逝,都是南柯一梦。这是佛教看待人生的基本点,就是苦。苦的原因是集,就是烦恼积聚。烦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人心的一念无明产生的。人过苦日子有烦恼,每天去讨饭,今天讨得到,明天讨不到,就很烦恼;人过好日子,还是有烦恼啊!今天有好日子过,明天会有吗?今天发了大财,明天会亏本吗?也是很烦恼。现代人有很多富贵病,是富贵的人才得的病,这个也麻烦啊。
总之,是人就都摆脱不了这些烦恼的积聚。要解决烦恼该怎么办呢?就要灭,要修解脱道,要把烦恼的来源、痛苦的来源都灭掉,最后达到涅槃境界,这就是道。佛教四圣谛的基本思想,大乘佛教里面说得再高、再远,也必须站在这个基础上。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朋友,当年我们一起学佛学了十几年。他最喜欢《金刚经》,十几年来,一抱着《金刚经》就如痴如醉,也不看其它的东西。问他为什么?他说《金刚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核心,学了这个全部佛法就都有了。但是最近,他烦恼重重,因为金融危机来了,他的股票套牢损失严重,投资了几套房子也成了负担,心里很着急,再加上单位上出了一些问题,一下子就觉得回不过神来。怎么回事呢?自己以前天天学《金刚经》,天天修观心法门,修得不亦乐乎,怎么现在想观心都观不起来了呢?这个烦恼一来,怎么就这么厉害呢?于是他对我说,不行,看来以前专学《金刚经》还是有问题,我要回到释迦牟尼的原典上去,去学小乘佛教的《阿含经》,要从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从头学起。我就跟他说,你说对了,学佛就是要从基础学起,由学四圣谛而发起出离心、求解脱之心,才把世间这些烦恼看得透。
所以,整个佛教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建立在苦谛,建立在对现实悲观的基础之上。这个世界确实是虚幻的,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执著在这些东西上。你必须要认这个账,才有资格说学佛。
大乘菩萨的济世精神
如果对比一下的话,中华文化体现的就是易道一阴一阳中阳性的一面,具有积极入世、不断生发的特点;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则是易道阴性的一面,具有一种收藏、收敛、出离遁世的一面。对于易道来说,阴阳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同时俱备,才共同构成大道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因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取舍,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着眼点。
为啥汉传佛教就能够把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树立起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同样经历了那么多年佛教的发展,为什么还是小乘佛教的那一套呢?就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文化的启发之下,佛教中积极入世的一面,大愿菩萨普度众生的一面被发扬出来,形成了汉传佛教的主流思想。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入世精神,只能在中国才找得到完整的体现,在其它像东南亚一带传承的原始佛教国家里,就很难看到了。
当然,如果你要修习四禅八定,南传佛教里面的方法就可能比汉传佛教中系统一些。但是,就算你入了四禅八定,能住山洞打坐,一定几十天又能怎么样呢?还得回到滚滚红尘中来,才能完成普度众生的事业。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佛教之所以容易给大众造成消极避世、四大皆空、看破红尘的感觉,确实跟佛教的理论基础有关系。一般人不可能深入经藏,只能看到这些基本现象,所以产生误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前面讲了“生生之谓易”,因为这是易道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所以我们前面说得比较开,多发挥了一些,也是希望大家把对中华文化的信心真正树立起来。
中道
标签: 中国普天股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