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文章正文

宜居水城城乡交投债权资产转让计划的简单介绍

行业资讯 2022年10月15日 08:20 145 admin
理财顾问联系方式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重要一翼,要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新时代精品城市”“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十四五”时期, 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三个示范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五年。

日前,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正式发布。

发展目标

● 到2025年,

通州区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环境面貌更加靓丽,城市运行安全更有保障,智慧化治理能力全面增强,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城市运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对标国际一流的建设和服务标准,建成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区电网总供电能力达到280万千瓦,全区城镇供热面积达到0.8亿平方米,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城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5.1公里/平方公里,交通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65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行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广。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四个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实现进通第一印象区更加特色鲜明、城市公共空间更加通透靓丽、人居环境更加温馨宜人、薄弱区域更加整洁有序。

到2025年, 居民城乡环境满意度在全市保持前列,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动态清零”,城市道路车行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7%。

——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反应快速、处置高效、储备充裕的城市应急响应体系,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马路拉链”和道路塌陷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地下管线泄漏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运行监测。到2025年,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数控制在0.15起。

——城市智慧化治理水平全面提升。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数据共享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 城市副中心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覆盖率达到100%,区属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平台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三维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

——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大管家”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综合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衔接更加紧密,社会力量在城市治理中的参与度显著增强。到2025年 ,区级网格密度达到3个/平方公里。

民生设施补短板

增强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电力

副中心公共充电服务

平均半径小于0.9公里

完成北京东—通州北500千伏工程、通州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一南一北、双电源支撑”的供电格局。推进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电网可靠性。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配网改造,提高居民小区供电可靠性,稳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优化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布局, 重点推进大型商超、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公园景区等公共停车区域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弥补郊区景点、乡村地区等区域公共桩空白。

到2025年, 通州区公共充电服务平均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其中城市副中心小于0.9公里,满足用户充电需求。推动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力争实现2023年前城市副中心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燃气

推进宋庄西、绿心等

次高压A调压站建设

完善全区燃气输配系统, 推进宋庄西、绿心、梁各庄、觅子店等次高压A调压站建设,适时启动徐辛庄高压A调压站及其配套出线工程建设。

实施 通州门站至六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和京塘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逐步推进城市副中心次高压A管网向东与采通线、向西与五环次高压A管线联通,提升全区供气保障水平。

供热

新建建筑原则上

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系统

构建以热电联产、地热及热泵系统为主,燃气锅炉、储能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的供热体系。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重点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等再生能源供热,新建建筑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系统。

探索氢能利用、智慧化供热、冷热电三联供、储能、多能耦合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市场化推动作用,为北京率先实现碳中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市政交通

试点研究地下空间分层出让

建设停车设施

推进一批城市干道建设,支撑城市副中心“十一横九纵”骨干网形成;完善老城区次支路系统,打通一批断头路,推进建设一批微循环道路,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完善公路干线网络,提高城乡道路通达和辐射能力。

打造连续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建设自行车友好型城市,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街道空间分配要求,在重点功能区研究建设慢行专用道路。完善“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打造品质优良、配套完善、特色突出的健康绿道网络。

充分盘活存量停车资源,鼓励居住区、单位、社会资本建设停车场有偿错时对外开放,利用城市边角地、腾退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

试点研究地下空间分层出让,建设社会公共停车设施;鼓励立交桥下公共空间开放用于社会车辆停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利用居住区及周边用地增设停车位。

环卫设施建设

打造资源循环利用型城市

完成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推进有机垃圾资源综合处理中心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推广厨余垃圾农村就地资源化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安装厨余垃圾控水控杂和就地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厨余垃圾源头产量。

供水保障和 污水治理

推动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二期)建设

宜居水城城乡交投债权资产转让计划的简单介绍

完善“多水源、多水路”水源保障格局, 积极推动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二期)工程建设,新增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确保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以上。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同步开展供水管线改造,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新建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工程(一期)、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程(一期),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3万吨/日。农村地区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到80%。

城市管理精细化

持续提升城市颜值

环境整治

提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水平

着力提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水平,重点突出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塑造特色街巷空间,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着力改善老城区宜居品质, 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周边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整合公共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等要素,对各类城市家具的位置、形式、色彩等进行精细化设计,建设整洁、优美、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提升蓝绿空间品质。 推动建设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及东、西部生态绿带,完善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依托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重点水系, 打造亲水休闲景观带。拓展绿色空间,推进一批生态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进一步织密公园绿道网络,到“十四五”末,副中心居住区人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城市夜景品质

打造沿河特色夜景观光带

打造沿河特色夜景观光带,着力加强滨水空间景观风貌提升,结合大运河通州段全线旅游性通航和5A级景区创建的要求,持续推进大运河等河道夜景照明建设,加快滨水空间绿色慢行廊道建设,形成温润蜿蜒、可赏可亲的魅力滨水空间。

实施重点道路、区域夜景亮化。推进新华大街(新华书店-东关大桥)等重点道路、区域景观照明建设,美化市民出行环境。加快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周边等重点区域景观照明建设。

公共空间

集约设置各类杆体、箱体

精细化管理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加强城市副中心老城架空线治理,加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持续推进“多杆合一”和电力箱体“三化”治理,集约设置各类杆体、箱体。

持续深化疏整促专项行动。 分类处置存量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持续做好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整治,实现“动态清零”。统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做好留白增绿。

垃圾分类

推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

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到2025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参与率达到95%以上,自主投放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废家具、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等低价值再生资源回收促进机制;探索搭建再生资源区域物流调控平台,畅通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再利用渠道,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处理和高值化利用。

构建新安全城市

让城市更有“韧性”

城市安全运行

生态化防洪标准提至百年一遇

增强城市生命线韧性

推动水、电、油、气、热等生命线系统由集中化、大型化和中心控制等传统模式向高韧性的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等新模式转变, 提升生命线设施的抵御力、恢复力、适应力,提高应急突发条件下保供处置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设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加快应急避难所建设,加强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融合,增强公众防灾能力,全面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健全重特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落实 重要建筑、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避难场所等重点用户的应急市政保障措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环卫保障措施。加强区域协同,建立与周边津冀地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老旧市政设施体检和城市修补

“马路拉链”和道路塌陷问题有效预防

聚焦老旧地下管线、道路、桥梁问题,全面开展老旧市政设施隐患排查,建立管理台账, 制定老旧市政设施消隐改造实施方案,推进城市修补更新。

建立完善市政管线随道路同步实施机制,减少“马路拉链”,统筹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时序和空间安排,有条件地区优先建设综合管廊。聚焦城市道路空洞、地下管线隐患、强降雨、地质灾害、违规施工、车辆超载碾压等因素,加强制度防范和技术预测,实现道路塌陷事故大幅下降。

地下管线

重点类型管道、井盖加装传感系统

推进地下管线消隐, 逐步对全区重点区域、重点类型的地下管线开展消隐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进行排查,实现消隐工作精准到位。

推进地下管线智慧化运维管理,逐步对城市重点类型管道、井盖加装传感系统,实现对管道系统、有毒有害气体、井盖异位等实时监测管理;探索“AI+机器人”技术在管道维修探测中的应用。

持续完善“城市大脑”

打造城市智能体

智慧城市应用

副中心全部路灯完成智能化改造

智慧路灯

完成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全部路灯的智能化改造,安装单灯控制器,开展遥控、遥测、遥调,最大限度节约人力巡查成本。

智慧交通

健全视频流量采集系统,实施全区在役信号灯的联网联控与信号灯配时优化,实现全区重点路口全覆盖。建设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共享车位数据平台,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能源

建设全区智慧能源云平台,实现全区能源综合及各专业运行监测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发电、供气、供热、制冷、储能联合调配。

智慧管网

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水、电、气、热、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的设施和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城市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

智慧环卫

建设市容环境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影像摄录等手段,建立市容环境动态档案,实现对问题区域、问题事件的动态感知、实时取证和及时处理。

智慧应急

建设城市管理应急智慧平台,建立风险分析、预防准备、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应急评估、决策辅助、综合管理等专业模块。

城市运行大数据系统

采集实时数据

建立全天候运行监测网络

推动城市运行数据整合,建立城市运行实时数据,利用物联网感知设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摄像、手持终端、现场调查等方式采集各类城市运行实时信息和数据, 构建全覆盖、全天候的城市运行监测网络。

鼓励社会各方利用公共数据,开发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打造开放、共享、惠民的城市副中心特色数据共享格局。

城市大脑

搭建城市治理数字“驾驶舱”

逐步将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 搭建城市治理数字“驾驶舱”,完善数字驾驶舱权限设定、指标检测、任务下达、决策参考等功能。

推进地下管线、环境卫生等业务系统升级完善,推进智慧能源、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平台、地下综合管廊、应急处置、交通治理、重点任务推进等业务系统开发建设。 统一城市大脑开发建设标准,推进城市大脑各子系统数据融通和协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精准支撑。

深化改革创新

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城市管理

推动基层“大部制”改革权限下放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从职能分散、部门分割向综合协调、跨部门统筹模式转变。 推动基层“大部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执法下放,加大人力、资金等要素向基层下沉力度。

城市治理共治

以家园为单位建立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以家园为单位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落实街道(乡镇)、社区(村)管理服务责任,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动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城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促进基层城市治理常态长效。

完善基层治理队伍,继续完善街巷长制,发挥小巷管家作用,统筹融合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协管员等各类基层力量。

“12345”为民服务

“热线+网格”协同联动

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问题发现机制, 探索“12345市民热线+网格”协同联动模式。加强对共性、高频问题分析,及时研判城市管理难点、热点和规律趋势,利用网格力量对12345高发诉求进行主动治理,真正做到“未诉先办”。整合12345移动端、“随手拍”等多种政民互动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和监督作用。

网格化体系

“党建引领、一网统管”

完善城市网格化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需求发现、隐患排查、问题处理等工作流程,做好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维护,提升网格化运行效率。

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改革,推动网格化管理内容向基层党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 将基层治理各类力量和资源全部纳入网格,逐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领域的“党建引领、一网统管”。

依法治理

针对性分类建立城市管理标准

按照城市副中心、城乡结合部、特色小城镇、新市镇的不同特点, 建立针对性的城市管理标准。城市副中心重在提升功能和品质,城乡结合部重在消除差距和短板,特色小城镇重在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的新城,新市镇注重突出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

全面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权向基层下放,及时跟进评估下放成效,确保执法权“放得下、接得住”。

★更多重要新闻点开看:

增至388个!通州最新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名单公布!位置点开看——

扫码查验时,这些行为明确禁止!个人不配合,将依法追责!

北京环球度假区6月15日起恢复开放!最新入园须知看这里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维静

摄影 常鸣 唐建 党维婷

微信编辑 王璇

宜居水城城乡交投债权资产转让计划的简单介绍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融汇副中心APP

北京通州发布

微信号:bjtzfb

通州官方权威信息发布

觉得不错,请点亮“赞”和“在看”哦~

标签: 宜居水城城乡交投债权资产转让计划

发表评论

鑫投网 如有事宜请发送到:1004834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