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风险有多大,信托业务的最大风险来自哪里
近期,有信托研究机构整理发布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2022年半年财报,并根据未经审计的财报数据制作了信托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排名,引发大量自媒体跟风报道。为博取流量关注,自媒体多从负面角度解读排名变化,甚至在排名解读中夹杂项目暴雷及监管行政处罚等旧案。这些非正常报道解读,造成部分信托公司声誉破防,既无助于信托公司化解风险,也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从客观看,信托公司走到今天,既有经济周期的不利影响,也有自身发展粗放、风险内控不严等老问题,笔者认为,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信托公司面临以下三个主要矛盾:
一是地产类信托项目风险集中爆发,信托公司客观上无力再承担“刚兑”责任,非标融资类产品的信用等级失去融资人和发行人的双重保障。信托投资者(代销合作机构)与信托公司的关系从信任转为不信任,两者利益从基本一致转为对立互斥。
二是信托公司牌照价值缩水,固有资产流动性下降,信托公司股东增资或救助意愿明显下降,信托公司内部“大股东”“代理人”等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股东间、股东与高管对形势及发展的认知不一致,内部变革滞后于外部变化,谈主义多于解决问题,偏离自身发展导向。
三是业务转型流于形式,忽视客户诉求,资源型人才、专业性人才出走,自身造血能力下降,营收、净利润等指标下降。公司经营变化超出员工预期,员工过度承担转型阵痛,人才梯队断档制约未来发展,长期核心竞争力蜕化。
要克服困难、走出逆境,各家信托公司首要抓住主要矛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统一,在做好风险防范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开源节流,提高公司试错、容错、纠错的恢复能力,珍惜人才、苦练内功,在安全基础上谋发展,在发展中化解风险。
笔者认为,信托公司安身立命的前提是要有信托业务,信托业务的前提之一是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信任,之二是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信任。
提升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信任,短期内,作为信托公司必须要承担起受托人的责任,切实维护和保障受益人的合法利益。一是对逾期信托项目,要如实披露延期方案,上下形成合力加快现金回收,争取投资者的理解与支持。二是创新风险化解思维,整合行业力量、形成合力,从快处理重大风险项目,维护行业整体利益。长期来看,信托公司要做供给侧改革,回归本源,要与客户“双向奔赴”,主动供给高质量信托服务。一是尊重市场规律,重视资本逆周期管理,建立股东长期回报规划,通过重组、增资等方式优选股东。二是树立专业致胜思维,审慎制定战略规划,打造专业投资管理与受托服务能力,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信托产品体系,吸引和维护好细分客户。
恢复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信任,一是深刻认清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领悟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二是严守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摸清好自身不良底数和信托风险底数,准确评估底层资产价值和风险变化,加快无现金流资产处置进程。四是要深入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固本清源,健全公司治理和信托治理的机制和流程,吸收和借鉴其他资管行业经验,推动业务运作机制阳光化、透明化。五是发挥协会、智库、机构的专业力量,为监管规范与引导信托市场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为信托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来源:信托百佬汇
标签: 信托风险有多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