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退休年龄,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60岁的你在晨练之后送完孙子上学拄着拐杖挤地铁上班,HR提醒大家拐杖要整齐摆放在门口,假牙要保管好不要乱丢……”这句网络调侃背后,有些许自嘲与无奈,也从另一个侧面隐隐折射出人们对于延迟退休的质疑和忧虑。
然而,在社会养老保障不足、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的养老规划,继而更好地保障新政实施后的退休生活,已经成了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延迟退休不可怕
近年来,延迟退休的话题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对于延迟退休争议较大的观点之一是,延迟退休不尊重劳动者意愿,仅仅是因为国家发放不出退休金。还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忽视劳动力供求现实,并且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60岁以上劳动力健康问题,以及挤压岗位供给,加剧年轻人的就业紧张形势等。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2015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也特别提及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退休金支付应该有所保障。另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劳动力规模为9.11亿人,比2012年减少了2600万劳动人口。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元凶之一就是“人口红利”的下降,延迟退休并不会增加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
客观而言,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女工人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而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已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就表示:“延迟退休是由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状况决定的。上世纪50年代确立法定退休年龄时,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才60多岁,现在的大城市女性的预期寿命已经80多岁了,如果50岁退休,相当于领养老金的时间会超过了她工作的时间,这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迅速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越来越少,50到60岁的人,按现在的标准来看还非常年轻。”
事实上,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全球养老政策未来的走向。自1989年以来,世界上有170个国家延迟了退休年龄,并且男、女平均退休年龄均有上升。例如,从2012年1月开始,德国人法定退休年龄已由过去的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从2030年起即全面执行67岁退休的制度。
澳大利亚目前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65岁,从2017年7月1日开始将改为65岁半,到2023年达到67岁。美国政府养老金领取年龄则是67岁,退休年龄与领取养老金是双轨制,没有统一的法定退休年龄,政府鼓励人们延迟退休,而奖励是这些人在领取养老金时,会比正常时间领取应得的养老金金额多出一定的百分比。
如果将对比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亚洲“近邻”:日本男性从2013年4月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已提高到61岁,之后每3年提高1岁,到2025年将提高到65岁。而韩国2018年以后退休年龄也将逐步提高到65岁。
说到底,许多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质疑,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对延迟退休后职场和收入的焦虑。国民普遍持有的老人应该颐养天年的观念,也助长了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抵触。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对延迟退休的焦虑也许会驱使人们更理性地分配毕生资源,即在年轻的时候安排更科学的退休规划,更重视个人财富的积累与分配。或许,延迟退休没有想象中可怕,很多国外的老人们在人生的迟暮阶段,仍旧能通过工作来追求生命的价值,获得体面的生活。
更多资讯:http://m.jixi.offcn.com/
标签: 推迟退休年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